冯崇利(中国)
墨韵泥痕-梅兰竹菊 / 2011 / 雕塑 / 20厘米×20厘米×126厘米
2012第五届北京双年展作品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创办至今已历15年。我有幸成为策划委员会一员,旅行世界经常切身感受它日益增长的品牌福利--与同行话题涉及中国,几乎都绕不开北京双年展。记得在欧洲两个大使馆出席活动,分别有该国艺术名家被引荐来详询参展事宜。去年到美国,多家华文媒体也主动表达愿意介绍北京双年展。我见证,北京双年展的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显现,而且正在集束中国的文化影响力。
同步盛世,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显然在艺术史上至少留下了六道划痕。
一,之于国家的印记。随着中国深度改革开放,民族崛起,文化复兴,中国的影响力日渐深广。北京双年展完全顺应了这一时代趋势,与国运同步。仅从历届不同的主题,就印证其与国家意志的关联度及相向而行的紧密性,成为顺大势运转的一个齿轮,既被国运带动,又给力于大方向大力道。加深了五千年东方古国的最新几圈年轮。
二,之于国际的印记。北京双年展在世界双年展格局中,一枝独秀,也领艳群芳。其设定"绘画与雕塑"为特色和宗旨,更广泛地牵引了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演进。各国的其他双年展有一种令人忧虑的症候,是越来越"嫌弃"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等基干形态,越来越搞怪,越来越窄口,走向哲思、新闻图释,总在祭出杂感式的观念或曲折、晦涩其实十分浅显的思想碎片。背弃视觉和造型之常,尽管可能凸显某些深意或哲理,带来乍看冲击,但也由于失联基干而常态的绘画和雕塑,而中断了前沿引领的世界性和最大化宽口维度,靠各种成品元素,如电子元件,医疗器械,动植物零件七拼八凑,或引进一些摄影摄像,晦涩表达某种观念的形式,越来越模式化、雷同化、其当代性太多附着过去时态。另一方面,曲折地表现一些浅显的宗教观念和哲理,并不讨好见多识广,见惯不怪的网民。一般双年展正在往这条越来越精英,越来越小众的路上走下去,既疲惫又无趣。北京双年展的主张,聪明在于依凭造型和视觉的审美规律,不在乎小范围,而关联大范围,眼不离绘画雕塑,心不离大众世界,才会求取参与者的最大化和接受者的最大公约数。举起绘画和雕塑的旗帜,表面看起来是一种保守,其实表示螺旋式上升关系中的当前高度,这种主张,更具有世界的胸怀和格局,因为抛弃绘画和雕塑,寻求的前卫冲击,主要是在欧美国家的一部分艺术家中承担执行。不限此圈更多国家的艺术家,则可以在北京双年展的平台上,展现自己不亚于欧美艺术家的前卫探索能力和潜质。绘画和雕塑,是人类一种免翻译的流行语言,非洲的、南美的,中东的,东南亚的,各国艺术家,更多的是在绘画和雕塑的领域中实现着个人独创。北京双年展给了这些人数最多的艺术家表达机会,成为世界双年展格局中,唯一不排拒和抛弃世界全域艺术家的开放机制。对世界双年展生态是有益和必要的补足和纠偏,名符其实地担当得起"国际"这一关键定性。
三,之于业界的印迹。北京双年展在中国完善了一种理想的艺术展业态。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美术展览每五年一届(除特殊时期以外)在中国举行。携权威性、广泛性和新闻关注度,构成对社会和艺术家相当强烈的影响,催生了无数的优秀作品和艺术家群体。但每五年一届的展期,无疑显得过长。一个艺术家的黄金创作高峰,可能至多和全国美展重叠两次。一些艺术家在全国美展上功成名就后,进入艺术下坡期,于是坐吃山空,横埂在更年轻的艺术家的前路上。后者则可能与全国美展失之交臂,空耗自己的创造力积蓄。北京双年展每两年一届,与全国美展伴生,居间于全国美展两头,一个侧重全国;一个侧重国际性,正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轮值次递,互相帮扶和带动,客观上,全国性重要展览的展期,由五年缩减到二至三年,提高了艺术家们的最佳创作期与全国美展两到三倍的黄金重叠,宏观带来极好的生态,加密了社会对优秀作品的服务和人才的孵化能力,加速了创新的推动力。
四、之于创新的印迹。双年展或三年展因为约定和强制了自身的时间紧迫性和较短的周期性,构成较高节奏的创意催产与鞭策。原则上,新一届的双年展,不展出同一个作者上一次双年展的作品,它主要吸纳近期的作品,设有某种时间门槛。双年展的使命,就是要加快和刺激新的艺术轮替、代谢,推动新人新作涌现。对于经典因循并不需要强调频繁改变的艺术门类,引入双年展似无必要。国内有些策展人和主办方,并没有理解双年展的本质属性,而只图时髦跟风,滥用双年展名义。书法也搞双年展,民间艺术也搞双年展。其实绘画、雕塑才不可或缺从属于视觉艺术的创新频次。相比听觉嗅觉味觉的艺术,都更需要强调创新,它们的本质也更容纳创新,因为,视觉有同主体对象可以远距离感知的天然优势,不像听觉嗅觉味觉艺术,需要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发生主体接受关系。视觉的这种安全性,使得主体可以放心地更多追求新意,冒险实验。而听觉,嗅觉,味觉的艺术包括经典程式化的造型,却出于安全的需要,而习惯并依赖熟悉和怀旧,不那么在乎付诸实验创新。如果问,那一门类的艺术家更应该承担创新的任务,当然是绘画雕塑等视觉类的艺术家。绘画和雕塑的从业者,更应该获得一种具有加快和刺激作用的展览制度,来催生创新,激扬创新。北京双年展,正是从学理上体现了这样的国家需要和时代需要。当我们主张全民创新,强调创新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时,没有什么更有效和规模化的方式,比北京双年展见诸行动。北京双年展,在国家创新的国策践行中,深深地划上了又一道印痕。
五,之于艺术家的印迹。北京双年展是中国艺术家尤其是年轻的艺术家和世界美术领域,展开交流的重要平台。双年展当初设计自身的Logo,采用了油画画框的一角,和书法的飞白结合形成一个表示肯定的"V"勾。我理解北京双年展就是代表中国的主场裁判和地位,选取、审视和丈量世界艺术,由东方文化角度、立场做出评判,表达我们的主张,中国艺术和世界艺术可以放在一起。标志设计者陈丹完全理解和表达了我转达给他的这一要义。事实上,中国艺术也的确通过北京双年展,开始行使国际性的裁量权。这对所有中国艺术家都意味着国家文化的背书。比任何时候,可以更自信。进入价值实现期的青年艺术家,获得的公平待遇和机会,也因为双年展增多了。另一方面,中国艺术家意识到,运用和关联五千年文化,更易赢得国际创新的评价和个人风格面貌或特色。双年展让世界各国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已经有了七次之多的大规模盛会。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以客人的身份来到北京。自然得以专注和定格特写中国文化,他们更加领略了个中奇妙和伟大。中国艺术家,不再零散地参与艺术世界的交流,而是以团队和方阵的体量,主导这种交流。在现当代的美术史上,这是道划时代的划痕。
六,之于实体生活的印迹。北京双年展的另一道划痕,在于有力地支持了实体文化的自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进,艺术的虚拟,虚拟的现象,越来越强劲。网络和软件,正在贬损实体的世界。一切都可以虚拟,交往可以,旅游可以,婚姻可以,甚至连扫墓都可以。当虚拟削弱或取代了人们对真实世界中的物质和形态关系时,互联网内外悟出了一种恐慌。携带情感的手创,来自大自然空间的真材实料,能唤醒圈在虚拟世界中的梦游。全世界需要靠实实在在的人类创造来矫治。北京双年展主张"绘画和雕塑"的创造,呈现另一个意外的收获和历史功绩,是表达了对线下实体的珍重,鼓励了实体的创造与发展。艺术家本是虚礼的擅长者,更应该接受不要助长虚脱的警训,理智地向真材实料致敬,为人类表达真情实感,挽留现实空间。我们敬畏真理,依恋实体,就会让实体的经济,现实的社会,实实在在的生活情景,不被消解和流失。有力地守望和保护现实的审美,可以说是北京双年展可贵而清晰的又道印痕。
刘亚明(中国)
悟道师友 / 2016 / 布面综合 / 126厘米×286厘米
2017第七届北京双年展作品
北京双年展虽然还在继续增益、发展和完善的路上,但以上六个方面的建树,已可期为世界美术史,书写闪亮的篇章。
我谨祝愿北京双年展更好地激扬创新精神,给力中国民族复兴,添彩人类的审美。
邹 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