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地图
张骞出使西域壁画(敦煌莫高窟第323窟)
“东有长安,西有罗马”,丝绸之路绵延数万里,横跨不同的文明和国度。正是因为有了各国之间的合作,才有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才为不同文明成果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东方的宗教、医学、天文学、算术,欧洲的哲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才得以突破地域阻隔广为传播,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和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才得以加快。千百年来,无数使者、商旅、文人、僧侣往来穿梭、不绝于道,极大地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 实现了儒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大文明在丝路上的交融共存。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亚欧大陆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最为繁荣、最具活力的地区。目前有近 500 个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分布在丝路沿线国家,占世界总量的一半。 2013 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一个合作共赢的倡议,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倡议, 是丝绸之路新的文明征程。重新认识丝绸之路,就是综合发挥放大其推动不同文明融合、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的孵化器作用,秉承丝绸之路精神,正视差异性, 包容多样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摒弃成见,让文明的流动鲜活起来。
古本插图版《马可·波罗游记》
丝绸之路沿线和辐射国家各民族 由文字、绘画、雕塑、工艺、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等样式组成的艺术明珠, 成为各民族、各地域之间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这条古道上出现过巴米扬、克孜尔、敦煌等佛教石窟的壁画、雕塑, 中国古代画家尉迟乙僧、吴道子、阎立本,现代画家张大千、常书鸿等人和日本现代画家平山郁夫,都创作过有关丝路题材的绘画作品。这恰与北京双年展的办展宗旨完全契合。从 2003 年创办之初,北京双年展就确立了以世界当代绘画与雕塑为主要展示形式的宗旨。站在 21 世纪的今天回望历史,会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两千多年前,五彩的丝绸和陶瓷通过驼队、船舶从中国到达世界各地;两千多年后,缤纷的各国绘画雕塑作品通过海陆空航路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在时空交汇中,自然推演出第七届北京双年展由丝路文明到世界文明的主题创作架构。
行进在现代公路上的驼队
太仓郑和纪念馆中壁画《鹏起浏港》
丝绸之路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当北京双年展的主题设置与丝路发生关联,其世界五大洲近百个国家参与的累计规模,将最有可能通过美术的方式, 跨越地域、穿越古今,从当代人角度对千年丝路精神进行艺术表现与视觉诠释。而第七届北京双年展预期的展览效果和作品构成,并不仅限于丝路题材, 而是从时间、空间以及人类学等不同角度,阐述世界文明互鉴、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精神,绘就当代人类政治互信、经济互惠、文化互补的命运共同体的美丽蓝图。
埃及朋友在展示自己书写的汉字
外国友人学习制作中国扎染
具体到第七届北京双年展的主题创作,正因为丝路精神的内涵与世界文明的素材非常丰富宽泛,所以我们在编辑“图文参考”的时候只能择其大要, 作为一种提示和启发。具体作品的创作题材和思路,还是要在遵从艺术创作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尊重艺术家的个人选择,发挥每一位艺术家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我们希望各国艺术家能在精神内涵上与“丝绸之路”、“世界文明”主题相接,在古老的母题中注入新的时代观念与文化意味,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形式和个性化的语言,体现出向人类文明的致敬。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探寻文明交融的脉络,展示文明交融的成果。这有助于形成创造性的古今中外的文化对话,推动当代国际艺术的繁荣发展。北京双年展是形象化地展现从中国元素到世界文明广袤图景的最佳平台。交汇的时空,无尽的素材,将在此一一被吸纳整合。五大洲的艺术家们,来吧,共同描绘我们的美丽世界——互联互通的人类文明新丝路的征程。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阿雅·索菲亚博物馆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博物馆藏的中国瓷器
法国 / 莫奈 / 穿和服的女人 /1876 年 / 波士顿美术馆藏
西班牙 / 达利 / 哥伦布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