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长白云之乡的诗意:新西兰当代艺术特展——第八届北京双年展作品赏析

2019-10-29
 策展人 | 琳达•罗斯•泰勒

        多样性,不仅是定义新西兰这个450万人口国家的关键词,也是定义新西兰现当代艺术的关键词。自从波利尼西亚领航者库普和他的船员跨越海洋,来到这片长白云延绵低垂的土地,毛利人已于此繁衍生息50代有余。新西兰特展单元的21位艺术家,代表了新西兰的3个重要群体,从毛利人对传统和家园的讴歌开始。1840年,《怀唐伊条约》签订,毛利人允许欧洲人定居长白云乡。然而,毛利人的权利却没有被《怀唐伊条约》适当地维护,毛利人变成了自己家园的少数群体,为保留自己的语言、土地和文化而奋斗。


詹姆斯·吉米·科拉多拉斯
Jimmy James Kouratoras(新西兰)
《我们在注视》布面丙烯  180cm×240cm  2018年


加布里埃尔·海姆勒,安娜·普洛克
Gabriel Heimler, Anna Proc(新西兰)
《冲浪板的旅行》油画  169cm×100cm  2018年

        2019年是大祭司图帕亚指引詹姆斯•库克环绕太平洋登陆新西兰东海岸吉斯本的250周年。致敬于祖先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认知,尤其是通过观察星象、潮汐和月亮指导航海的高超技术,艺术家们将毛利智慧概念化,以传递给新的一代。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库克船长的到来是殖民化和毛利人被压迫的前奏,带来了身心的双重影响。反观大众媒体市场带来的消极信息,积极的图像和文字内容是艺术家们提升群体信心的途径之一。


约瑟芬·凯什麦耶
Josephine Cachemaile(新西兰)
《画下唐先生》综合材料  150cm×140cm  2016年


菲莉帕·玛丽·布莱尔
Philippa Mary Blair(新西兰)
《天鹅》综合材料  102cm×152cm  2018年


埃文·乔治·伍德拉夫
Evan George Woodruffe(新西兰)
《2017年4月至6月》综合材料  200cm×200cm  2017年

        而后,欧裔白人带来了全然不同的艺术传统。这种传统源自于欧美抽象艺术、具象艺术、 雕塑艺术、集合艺术和对现成品的应用。新西兰开采资源的农业传统和乳制品工业的急速发展,驱使艺术家们为保护环境而发声。除此之外,艺术家关注的还有外来欧洲植被的增加,如何使本土动植物的生长大受影响,以及矿产资源——例如金矿的滥采如何使得地貌发生了永久改变,甚至还关注早期中国移民的淘金热潮等。


米歇尔·图弗里
Michel Tuffery(新西兰)
《呼吸的篮子》青铜  60cm×22cm×57cm  2018年

        近年来,大量移民和旅游者的到来为新西兰带来了新的“多样性”,艺术家们也在面对更为复杂的身份认同问题。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中,既有对新西兰艺术史中现代及后现代艺术标志性人物拉尔夫•霍特和迈克尔•帕雷克怀的致敬,也有融合了日本当代艺术扁平化风潮、西方绘画风格和本土题材的,还有对于当下文化认同问题的新检视等。

        所有一切都指向新西兰当代艺术的多彩与多样,新西兰艺术家秉承着独特的视角,不遗余力地将此特质带给世界。(节选)
转自美术杂志社官微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 32 号楼 B 座 1701 室中国美协北京双年展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597593915975938359759382

网址:www.bjbiennale.com.cn(中英文)

表格下载地址:http://www.bjbiennale.com.cn/cn/zlz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